朝鲜族花甲礼系朝鲜族寿礼的重要礼仪之一。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朝鲜族同胞每逢60大寿都举办寿礼,叫做“回甲宴”或“花甲宴”。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还甲。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特别隆重,是朝鲜族人民生活中重大的人生礼俗。
2011年5月23日,辽宁省丹东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申报的朝鲜族花甲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89)。
历史渊源
朝鲜族花甲礼形成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是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成的。最初产生于王室,后来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庆贺花甲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族之中也一直得到传承,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花甲宴这天,儿女们为老人大摆宴席,广邀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民间传说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高丽时代,国王颁发了一条残酷的法规:人过60,不死就埋,称“高丽葬”。一位姓金的穷人把年过60的父亲藏在一个山洞之中,每天偷偷地给他送饭,始终没被人发觉。皇帝听说“高丽葬”这件事,感到这条法规过于残酷,便给高丽王送去了三道难题,使他非常为难。山洞里的金老汉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告诉儿子如何解答这三道难题。儿子来到京城,向高丽王诉说了解题之法。国王听后,欣喜异常,究其出谋者,方知是一位年过花甲的穷老汉。于是,高丽王醒悟到老年人阅历丰富,是国家的财富。从此,废除旧律,通令全国尊老爱老。那位金老汉于是重返家园,得以与家人团聚,安度晚年。从此,花甲宴代替了“高丽葬”,尊敬老人成为朝鲜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