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碗 大乾坤

民族文化阅读量7482022-02-17

  藏族的木碗,既是吃糌粑的餐具,又是饮用酥油茶、奶茶的茶具,还是饮青稞酒的酒具,是藏族百姓家里十分常见的生活用品。“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这句藏族歌谣中,将情人比作木碗,可见藏族人对木碗的特殊感情。

2022021614410869780.jpg

图为藏族木碗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藏族木碗多以桦、桑、柳木或杂木作原料制成,最好的是以树节疙瘩雕琢而成。用树节做出的碗,本身就会有一些天然的纹理,而且无毒、无异味、不易破裂,还有耐高温、不走味等优点。木碗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每个木碗都要经过选材、水煮、风干、车制、反复上漆、烤晒打磨等多道工序后才能加工出来。之后,可在其外表加以人工绘饰,比较名贵的木碗,还会配有银盖,甚至金盖,盖上镌刻着象征吉祥的图案或是富有藏族特色的图案,所以藏族木碗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藏族人使用木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在敦煌文献《吐蕃羊骨卜辞》中就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木碗也成了一种文化的物化标志。

2022021614410877335.jpg

图为物资交流会上售卖的木碗

  廖东凡在《雪域藏地风俗》一书中有记载:藏族有挂在腰边的餐具叫“贾赤布雪”。“贾赤”是切肉的小刀;“布雪”是装在缎制套里的木碗。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的贵族和官员喜欢将木碗放到套鞘里,同小刀一起别在腰间,可作为官阶大小和地位高低的标识。在各种聚餐场合,贵族们都会拔出小刀切割大块的牦牛肉或羊肉,掏出木碗喝酥油茶或碎肉“土巴”(一种粥)。僧侣官员早晨朝觐时每人照例被赏赐三碗酥油茶,他们一边聆听高层或摄政的训示,一边用木碗喝茶。喝过茶,四品以上的官员还能得到一勺酥油红糖人参果米饭。官员们小心翼翼地将其装进木碗,再以绸布包裹严实,当成宝贝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在今天,木碗仍然是家庭成员与社会身份的象征。木碗虽然不像饰品一样可以配戴在身上,但是藏族农牧民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吃饭时掏出木碗的那一刻,便可从木碗的形状、装饰等方面,看出此人的身份和财力大小。在一些家庭中,男性和女性使用的木碗也不相同。男性木碗多选用龙纹装饰底座,女性多选用花草装饰底座。此外,很多藏族僧人使用的木碗和一般民众使用的木碗也不同,僧人使用的木碗除了木质坚硬、花纹漂亮外,碗口也更开阔,但是僧人的木碗不会用金银装饰。可见,木碗虽小,却包含了不少文化内涵。

  在西藏和四省藏区,许多地方制作的木碗是相当有名的。如西藏的措那县和云南的香格里拉市等地,素有“木碗之乡”之美誉,那里可以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木碗,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正如《西藏风情录》中记载,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察牙”分西藏措那县“察牙”和云南奔子栏“察牙”,“纳抛”木碗则产自西藏阿里地区。此外,西藏的加查、吉隆、察隅等县,都以善于制作木碗而驰名。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大发展,木碗作为一种藏族特色工艺品,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竞相收藏。很多地方,发展起了木碗加工产业。小木碗里大乾坤,它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幸福。(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部分内容参考自《雪域藏地风俗》 《藏族的茶饮茶具》)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httpss://www.xizang.gov.cn/rsxz/fswh/202001/t20200115_130332.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全文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