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诸事不宜?诸事不宜的日子

民族文化阅读量682025-07-10 14:14

诸事不宜是黄历中的一种术语,指的是那些不适合做任何重大事情的日子。黄历通常会显示公历和农历,还包括了许多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历史上的老黄历其实是指采用干支纪年法的版本。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所谓诸事不宜的日子,真的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吗?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何谓诸事不宜?诸事不宜的日子.jpg

诸事不宜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老黄历上会标注“宜”和“忌”等信息。一般来说,“诸事不宜”意味着这一天没有特别适合做的事情,但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比如结婚、开张、动土、入宅等重大事务,这些最好避免在“诸事不宜”的日子里进行。

1、在黄历中,若标注“宜:诸事不宜”,则意味着这一天没有特别合适的事情可以做,既不吉也不凶。

2、若黄历中,若标注“忌:诸事不宜”,则表示这一天做事可能会犯忌,容易带来不利或不吉利的后果。

诸事不宜的日子

1、当日的地支与当年地支相冲时,称为“岁破”;

2、当日的地支与当月的地支相冲时,称为“月破”;

3、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被称为“四绝日”;

4、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日则为“四离日”。

“诸事不宜”也可以理解为这一天百事不宜,即没有任何活动或决策是适合进行的。通常这种日子不常出现,但如三伏天、七月初七、七月十五、九月初九等节气节日就容易碰到。在这些日子里,人们应该格外小心,避免做出不利决策或行动,以确保生活稳定。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