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属相的起算方法,大家一直有不同意见。有人说从立春开始算,有人坚持大年初一,也有人甚至觉得元旦才算。有时候弄得人都懵了,不知道到底该按哪算。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属相的计算方式。
关于属相的起算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传统上,属相以立春为起点,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习惯用阳历元旦或农历大年初一来确定自己的生肖,这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按农历的方法,以除夕为分界点,也就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计算生肖,这种做法起源较晚,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现代民俗学者认为,属相不必严格按照二十四节气计算。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生肖年的起点,因此按正月初一来算生肖更为常见。
以立春为标准来计算生肖的方法则源自商周时期。黄历、传统命理学以及占卜学普遍沿用这一方法。古代中国用天干地支来记录年份和时间,十二生肖正好对应十二地支。干支纪年法以太阳位置为参考,每年的立春作为新年的起点,例如马年是甲午年,羊年是乙未年,每年长度大约为365.25天。
属相,也叫十二生肖,是中国古人用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对应来表示出生年份的一套体系,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生肖对应一个地支,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
相传轩辕黄帝要挑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宫廷守卫,猫托老鼠报名,但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便寻仇。原本牛被推为首位,老鼠趁机爬上牛背抢先。虎和龙不满,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后。兔与龙赛跑,兔跑到龙前。狗不满,一怒咬伤兔,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赶来占据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