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哪一天?了解节日来历与习俗

民族文化阅读量312025-09-11 15:12

重阳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替,也承载着敬老孝亲的文化意义。从登高赏菊到祈福敬老,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延续千年,融合了先民的智慧和时代的温度。那么,重阳节是哪一天呢?下面就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时间来源和习俗演变,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重阳节是哪一天?了解节日来历与习俗.jpg

重阳节是哪一天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这是一个适合登高远望、品尝美食赏菊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特色、尊老敬老的节日——重阳节。2025年的重阳节在10月29日(星期三)。

重阳节的来历

1、据《续齐谐记》记载:汉代桓景曾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告诉徒弟,九月九日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和家人听从教诲,因此躲过灾难,而未能撤离的家畜则全部患瘟疫死亡。自此,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以避灾难,形成习俗。

2、源于汉代道学。《易经》中认为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而九是极阳数,九月九日即两个“极阳”相遇,因此称为“重阳”。由于阳气过盛,有“二阳相逢”之意,古人认为是凶日,于是有了登高佩茱萸以解厄的风俗。

3、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景公。九月初九,他带领多人登高山、攀城垣,感受秋高气爽、心旷神怡,认定这一天为吉日。后来,人们仿效他的做法,每年这天外出登高,形成了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1、赏菊花

历来重阳节都有赏菊的风俗,因此古时也被称为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象征长寿,节日期间许多地方会举办菊花展或菊花大会,全城的人都参与赏菊。古代还有饮菊花酒的习惯,被视为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日所酿的菊花酒被认为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并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舒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2、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因此又称“登高节”。登高地点没有固定限制,一般选择登高山或塔楼。登高不仅是攀登,还会赏红叶、野花,饮酒食肉,将登高与野宴结合,别有一番趣味。

3、吃重阳糕

重阳节的饮食习俗丰富,除了饮茱萸、菊花酒和菊花食品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吃重阳糕。北方尤为盛行,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习俗,这就是最早的重阳糕。

4、佩茱萸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象征,节日期间人们常佩戴茱萸以避邪祈福,同时也喜欢佩戴菊花。

标签:
相关阅读